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tagslink color:0E9857; }新都限行吗_ 成都限行能去新都吗吗 成都新都车辆限行吗

新都限行吗? 成都限行能去新都吗吗 成都新都车辆限行吗

五一假期结束,石家庄率先开始尾号限行,其他城市可能保持跟进

5月6日起,为减少汽车拥堵,有效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壮,石家庄将在市主城区实施职业日机动车尾号常态化限行措施。

自职业日周一至周五每天上午七点到晚上八点实施限行,其中周一限行号码为1和6,周二限行号码为2和7,周三限行号码为3和8,周四限行号码为4和9,周五限行号码为5和0。法定节假日和公休日不限行。

主要限行区域为三环路古城路(含)以内道路。违反限行规定的,按闯限行处罚,罚款100元。

保定、承德等地可能跟进限号措施。

这篇文章小编将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见解立场。

[img]

2022年5月9日石家庄车辆尾号限行时刻

是自2022年4月6日至2022年7月3日。2022年5月9日石家庄车辆尾号限行时刻是自2022年4月6日至2022年7月3日。

最新通知| 假期后要限号了?!

有朋友在后台私信我们:五一假期后都知道高速恢复收费然而到底限不限号呢!

截止到发稿前,《车了个车》节目组没有接到任何关于邯郸市限行的通知,依旧是不限行的情形!

然而省会石家庄已经确定五月六号正式恢复常态化限行!经常往返石家庄的朋友们要留心了。

下面内容是官方通知:

——————————————————————————————————————————————————–

针对近几天来网上流传某网络媒体记者撰写的《5月6日起石家庄市主城区实施机动车限行?假消息!》一稿,以及某部门以《多家媒体报道我市恢复机动车限行 市大气办表示属假消息》为深入了解的相关信息,石家庄市大气办进行了深入调查。

经查发现,上述网络媒体的记者在没有向我办任何人员进行采访、核实的情况下,便对石家庄市机动车常态化限行进行了不实报道(其内容已被该网络媒体主动删除);同样,某部门将该网络媒体记者撰写的虚假新闻作为深入了解,严重误导了广大市民。

对此,石家庄市大气办专门辟谣并郑重声明:从未在任何场合表示过此次常态化限行属于假消息,也没有接受过任何媒体的相关采访。

为消除大家的疑虑和困惑,石家庄市大气办现权威发布:经研究决定,石家庄市将从2020年5月6日起,在市主城区实施职业日机动车尾号常态化限行措施,具体如下:

一、限行时刻

职业日周一至周五每天7:00—20:00分别限行:

周一限行1和6

周二限行2和7

周三限行3和8

周四限行4和9

周五限行5和0

法定节假日和公休日不限行。

二、限行区域

三环路古城路(含)以内道路。

三、限行措施

对非营运客车及轻型、微型载货汽车(以上均含外埠牌和临时号牌车辆)实行每天限行2个车牌尾号一组轮换限行的方式,尾号为英文字母或汉字的以最终一位数字为准;独特时段限行措施另行通知。对进入限行区域道路行驶的中型、重型载货汽车执行通行证和轮流限行两个尾号规定。

四、限行不包含下面内容车辆

1、公共汽车、出租车、长途客运车(含旅游客车)、残疾人专用车、经公安交管部门核定的校车,以及持公安交管部门核发《班车通行证》的通勤班车;

2、执行任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军车、工程抢险车;

3、环卫、园林、道路养护的专项作业车辆,以及殡葬专用车辆、邮政专用车辆、专用清障车、持公安交管部门核发《抢修通行证》的抢险车;

4、悬挂合法号牌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经批准的其他应急车辆。

五、限行处罚

违反限行规定的,按闯限行处罚,罚款100元。

—————————————————————————————————————————————

关于限行的最新通知《车了个车》会随时跟进!

在这里也要提醒大家5月6号0时,高速公路将恢复收费!

为了让无论兄弟们顺利通过收费站,我们拓展资料了下面内容几点建议:

● ETC专用车道限速20公里/小时,通过之前需要与前车保持5米以上车距。

● 当车辆通过ETC车道而栏杆未抬起时,应该积极服从收费站职业人员的安排,或者改道至人工收费车道。

● ETC卡必须是专车专用,与车辆绑定之后不得随意更换。

● 如果ETC车辆在人工收费车道领取了通行卡,驶出高速公路时不能走ETC收费车道,需要走人工收费车道。

● 使用ETC通过收费站之前,需要检查ETC卡是否正确插入OBU中,由于汽车在行驶经过中有可能会由于振动导致ETC卡产生松动,如果出现松动需要及时插进OBU中。

—————————————————————————————————————————————————————–

以上部分信息引自石家庄空气质量发布、邯郸高速。

这篇文章小编将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见解立场。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