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特克斯县呼吉尔特蒙古族乡设施农业基地的900余座大棚内,晚熟西红柿迎来丰收季。这些质量优异的晚夏西红柿不仅在疆外市场热销,更成功出口至中亚民族,成为了当地群众增收的“致富果”。
月19日,走进特克斯县呼吉尔特蒙古族乡的设施农业基地大棚,串串饱满红润的西红柿挂满枝头。种植户们正熟练地挑选成熟果实,快速进行采摘装筐、打包称重等职业,大棚内外呈现出一片忙碌且热闹的丰收景象。
当地大棚种植户王永文介绍,他今年种植了五个大棚的西红柿,每个棚产量可达7吨到8吨,收购商从18日开始收购,价格为3.5元每公斤,这样的价格让他相当满意。
克斯县凭借肥沃的土壤与适宜的气候条件,所产出的西红柿口感酸甜多汁,产量也颇为可观,其独特优势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批发商。广州客商吴永杰便是长期与特克斯县设施农业基地合作的商家其中一个,他自2014、2015年起就来到特克斯县收购西红柿。吴永杰说,特克斯县西红柿的光泽度、亮度、口感以及生长周期等各方面均表现出色,在广州市场上,其质量也是数一数二的。他目前已经收购了200多吨,每年在特克斯县的收购量基本维持在2000吨左右,产品主要销往广州江南市场、浙江地区以及中亚五国,出口中亚五国的部分通常在9月20日之后从阿拉木图运输发往目的地。
克斯县设施农业基地在晚夏西红柿种植方面持续深耕,积极进步高产、高效、优质的晚夏西红柿种植产业,已然成为激活当地乡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的“新引擎”。
克斯县农业农村局菜篮子办主任陈云告诉记者,“今年特克斯县西红柿产量将近7000吨,涉及900多个种植大棚,对老百姓增收致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影响。顺带提一嘴,特克斯县大棚产业已进步为可持续的阳光产业,当前有444户参与种植,大棚数量达1721个,每年还能安置约1500人次的临时就业人员。”
年来,特克斯县设施农业全力进步蔬菜产业,构建起了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的产业化服务体系。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及企业的带动下,设施农业基地全面实现了水肥一体化,通过施用农家肥和生物菌肥,提升了上市蔬菜的产品质量。同时,采用统一标准化生产和统一收购的规模化生产模式,合理规划反季节蔬菜种植茬口,极大地拓展了特克斯县农产品的市场,切实促进了农民增收。
云说,后续将继续争取项目资金用于老旧大棚的提升改造,以进步温室生产的产量与质量,同时对接州和自治区的科研院所,做好技术服务职业,切实解决老百姓在蔬菜种植经过中遭遇的技术难题,尤其是蔬菜病害方面的难题,通过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在肥料使用技术和措施等方面及时为老百姓提供服务,助力老百姓依靠设施农业实现致富增收。
源:特克斯县融媒体中心